【资料图】
行业轮动下的金融债择券:把握金融债择券的周期性。
金融债行业如何轮动
金融债定价的基础更多在于资产质量的安全性而非公司的成长性,观察金融债利差轮动的核心是资产质量修复的途径与先后顺序。
对于国股大行,信用溢价较低,流动性是择券核心,资产荒下利差往往最先压缩;对于券商,资产质量的演绎基本与经济同步,利差波动滞后于国股大行;对于中小银行/租赁公司,其经营情况与资产质量修复存在“后周期性”,即宏观经济走强后中小银行资产逐步优化,利差波动滞后于券商债;对于AMC公司,其资产来源于银行或企业,利差波动最为滞后。这也是金融债利差收窄的演绎途径:国股大行→券商→中小银行/租赁公司→AMC公司。
金融主体二级资本债
金租与银行有一定相似性,二者品种利差维持在160bp左右,券商次级债近年来利差不断压缩,目前已低于保险次级债约80bp,收益率与金租债基本持平。
金融主体永续债
对比商租债与银行债的利差走势,2022年以来二者收益率之差维持在40bp左右,2023年银行债利差中枢抬升,目前二者收益率之差维持在65bp左右。券商债2023年收益率中枢较其他主体明显下行,目前券商债与商租永续债收益率之差约为59bp。
金融主体普通债
从2022年理财赎回潮下的利差回调幅度来看,商租、金租、券商、银行分别回调49bp、29bp、29bp、14bp,而商租与券商回调速度较快、回调斜率较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