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动态 >> 正文

“性骚扰因为女生风骚”,岂止是“表述”不当?

来源: 广西新闻网


【资料图】

据媒体近日报道,广东肇庆一中学开展的女生心理健康教育课引发热议。在被曝光的课件上,写着“不少(性骚扰)受害者是因女生花枝招展、举止风骚而导致的”。有网友指出,这是在倡导“受害者有罪论”,也有网友表示已向当地教育局举报。对此,涉事学校办公室工作人员称,学校本意是提醒女生保护好自己,并不是针对受害者,可能措辞不当引起误会。(8月10日 光明网微信公众号)

学校是学生学习知识,形成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场所。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课堂上,课件写着“不少(性骚扰)受害者是因女生花枝招展、举止风骚而导致的”,该校教师公然传播有悖大众认知的谬论,岂止是“表述”不当那么简单?

“婷婷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中学女生本来就是“花枝招展”的时候,她们的美丽不应成为被性骚扰的理由,不该被冠以“举止风骚”的字眼来加以亵渎。心理健康教育旨在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自我认知过程,这样的“表述”无异于南辕北辙,与教育的初衷背道而驰。

众所周知,在性骚扰事件中,真正被追责的是侵害人而非受害人,该课件“表述”将性骚扰归因于女生穿着和举止的问题,实际上是在引导学生接受“受害者有罪论”这样荒谬的逻辑。由于学校身份的特殊性,给学生传递这种错误的思想,不但起不到正面教育的作用,还会引起广泛的负面社会效应。

另外,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课堂上,不仅有女生,还有男生,学校要教育潜在的受害者,更要教育潜在的施害者。“教育”女生懂得保护自己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要教育男生懂得如何尊重和保护女生,做一个有素养的谦谦君子,不要做性骚扰女生的“败类”。

其实,女生的着装只要符合公序良俗就不应过度指摘,更不能用“举止风骚”这样主观的俗语去进行道德批判。对于处在弱势地位的女生来说,政府、学校、家庭和社会要联合发力,共同为她们撑起快乐、安全、健康成长的“保护伞”。(李发治)

相关新闻
多所学校拟更名

从“学院”更名“大学”从“专科学校”更名“学院” 近期各地多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