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资讯 >> 正文

低调的山西,藏众多国宝古戏台,其中这五处绝美又罕见,让人惊喜-天天消息

来源: 最山西

我国最早的戏台在山西、罕见的“品”字形戏台在山西、美轮美奂的以孔雀蓝琉璃覆顶的戏台还在山西……山西就是一处低调的宝藏存在,让人不能忽视。

高平二郎庙戏台

二郎庙戏台位于高平市王报村二郎庙内,是一座祭祀二郎神杨戬的庙宇。该戏台创建于金大定二十三年(1183年),距今已有800多年的历史,被认为是我国目前发现的年代最早的戏台。


(资料图片)

戏台下方石板上留有铭文:“时大定二十三年(1183年)岁次癸卯仲秋十有三日,石匠赵显、赵志刊。”右上方还刻有“博士如皋”的字样。于是,它成了迄今所知国内现存唯一的元以前的戏台实物。

二郎庙戏台外观简洁洗练,阑额之上斗栱硕大,翼角高翘,其内部结构精简无柱,昂尾与角梁尾栱头承托屋架,非常有力量感,呈现出自信优美的建筑气质。

临汾牛王庙戏台

临汾魏村牛王庙戏台距今700多年历史的元代戏台,它位于临汾市尧都区魏村镇魏村。

戏台采用乐楼形式,为木构亭式舞台,平面呈正方形,三面有墙,正面当台口,无前后场之分,还保留着宋金乐亭旧制。

戏台建筑结构为“井”字形框架,顶部有单檐歇山顶或十字歇山顶两种形式,是国内现存最早的一座木结构戏剧舞台。

万荣后土祠戏台

万荣后土祠“品”字形戏台很是罕见,可以三戏对台,与北京颐和园的三层戏楼相媲美。

品字台的整体是由祠中间两个并排舞台和祠前山门过厅舞台组合而成,形状类似“品”字。品字台同时能演三台戏或两台戏,也能一台戏单独演出。“品”字台的首部,就是后土祠的过厅舞台。它是在后土祠山门门洞搭上一层3米左右高的木板而成的,上面可以演戏,下面可以照常过人。

“品”字台的后部,是由两个高低、大小、式样、风格都一样的舞台组成。排成了并台位置。和过厅台前后搭配,正好成为“品”字形。当地老百姓把并台东边的叫东台,把西边的称西台。每年农历的三月十八和十月初五,是后土祠的庙会。届时,社家就请来两个戏班在东西台同时演出,老百姓称之为对台戏。

太谷净信寺戏台

整座戏台顶部全部以孔雀蓝琉璃覆顶的就是太谷净信寺戏台。净信寺位于山西省太谷县城东阳邑村南。

戏台作为净信寺的主体建筑之一,位于中轴线最南边,重建于清代道光四年,由前后两台勾连搭组成,前台为单檐歇山式卷棚顶,后台为悬山式,这个戏台最出彩的地方在于斗拱与檐上的木雕工艺,雕梁画栋,华丽之极。

两侧有八字形影壁,单檐歇山顶式,屋檐比较深远,影壁檐下斗拱形制奇特,为多层极繁密的木质斗拱,造型十分美观,斗拱昂嘴纤细灵巧,虽已陈旧,但仍保存完好,显得古色古香。

郭峪古堡汤帝庙戏楼

汤帝庙戏楼四个翼角飞翘,檐上琉璃瓦色彩绚丽,檐下斗拱层层出挑,华丽而又气势。汤帝庙戏楼有台板可以升降,这在全国实属罕见。

汤帝庙戏台是明末清初的古建筑,基本保存了原貌。戏台在挑出的部分则有立柱支撑。立柱上连接楼板处的内侧有凹槽,约有二三十公分。凹槽就是用于升降戏楼的楼板的。楼板在凹槽内上下移动,可调节高度。

汤帝庙戏楼为歇山顶,四个翼角飞翘,檐上琉璃瓦色彩绚丽,檐下斗拱层层出挑,华丽而有气势。这个戏楼左右两侧还附带有两个迷你小戏楼,形成一大两小的格局,颇为有趣,也很少见。

来山西看古建筑,一定要看这些别有特色的古戏台,它的美需要慢慢去体会。

(图片来源于网络)

相关新闻
安厦高速公路 微资讯

1、安溪到厦门的高速公路是中国第一条没有政府投资的第一条民间投资的高速公路。文章到此就分享结束,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