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创/深圳商报记者 张妍 通讯员 南宣
6月20日至21日,精彩纷呈的2023粤港澳大湾区(深圳南澳)海上龙舟赛在深圳市大鹏新区南澳月亮湾举行,来自粤港澳大湾区11个城市的29支队伍分为两组进行精彩比拼,为观众们献上了一场海上“速度与激情”比拼。
(资料图)
精彩的非遗文化表演、激烈的海上龙舟竞速与多彩的嘉年华活动……南澳在这个端午节前后不仅赚足了眼球,也赢得了无数喝彩与掌声。赛事活动的成功举办,还有一群工作人员和志愿者们的默默付出。
5月18日,距离龙舟赛还有一月有余,南澳办事处联合新区文体旅游局早早谋划,赛事组委会到月亮湾片区进行现场调研,对海面上的赛道划分,海岸边的环境整治、建筑翻新,周边停车场的提升改造等工作提前部署,提升赛事体验感。
为了打造一场精彩、简约、完美的赛事,组委会制定了详细的赛事组织方案,一一落实了邀请参赛队、申报活动、统计制作证件、召开工作协调会议、落实龙舟器材、布置航道和安装维护等赛前准备工作。据裁判组负责人介绍,赛事筹备正值龙舟水期间,雨大风急,停泊在月亮湾码头的龙舟容易被雨水灌满导致沉没,工作人员要顶风冒雨去巡逻查看,组织工人及时排水,雨势越大越要坚守现场,保障龙舟安全。
比赛期间,竞赛组更要早上6点前到达现场,巡查赛道情况,调整因潮汐、海浪导致的赛道偏移。赛事裁判们则要在起点和终点的浮台上顶着烈日一坐就是一上午,一丝不苟地为参赛队伍提供最公平的裁判服务。
本届赛事特意增设的龙舟嘉年华活动非常受市民游客欢迎,筹备过程也极其用心。为了让广大市民游客朋友来到海上龙舟赛,能够看得尽兴、吃得满足、玩得开心,组委会组织开展多轮招商洽谈,最终敲定了美食集市、山地电影节、海岸音乐会等环节,非遗美食、啤酒、美食、音乐、电影等一应俱全。
筹备期间还发生了小插曲,由于20多家摊位用电需求较大,月亮湾广场原有线路不能满足负荷需求,主办方紧急协调电力服务公司冒雨加班作业,一天内完成了线路改造,解决了嘉年华活动供电保障问题。
6月20日晚上7点,南澳月亮湾广场上人头攒动、热闹非凡,许多游客专程从深圳市区甚至外地赶来观看省级非遗项目渔民娶亲和舞草龙的实景展演。不少本地居民惊呼在南澳生活几十年,还没有见过这么热闹的场面。
为了呈现这场完美的演出,展演团队勘察现场、制定路线,反复排练十余次,对每一个动作每一个细节都精益求精、力求完美。舞草龙非遗项目的传承人何连胜和渔民娶亲的传承人陈惠琪,尽管都已经70多岁,仍然从赛前一个多月就带领团队为龙舟赛当天的演出刻苦练习。
何连胜表示,舞草龙是南澳渔民300多年来的传统特色风俗,意在祈求来年的风调雨顺、鱼虾丰满,希望借助海上龙舟赛这样的好机会,让更多人了解到舞草龙,将其更好地保护和传承下去。正是这样的情怀和努力,成就了6月20日晚的精彩演出,让现场数千名观众纷纷举起手机留念。
龙舟赛现场人流如织,穿梭在熙熙攘攘的游客中间的是工作人员们多彩的身影,蓝色的公安、绿色的骑警、红色的志愿者、黑色的应急队伍、白色的医护和赛事工作人员、橙色的环卫工人……
最先为远道而来的参赛队伍和市民游客服务的是交警。赛事期间,交管部门对白天的赛事活动和晚间的文旅活动分别制定了相应的交通管控和分流预案,做好警力部署,将警力最大化投入到月亮湾周边重要路段,交警铁骑、交通协管员等各司其职,确保道路有序通行。
身穿红马甲的志愿者遍布赛事活动各个位置,主席台前固定龙舟的、赛场周围提示指引的、检录处引导龙舟队员的以及投资交流沙龙里服务“双招双引”工作的南澳“菁干班”成员……
据统计,本次龙舟赛共计投入志愿服务200余人次,累计服务800余小时,服务市民游客超万人。
赛前两天,组委会专门组织了一次赛事安全应急演练,对观众发生冲突、紧急撤离等情况进行了预演。赛事现场,每天投入应急保障人员20余名、安保人员100余名,对嘉宾区、观众区、摆摊区等各个点位进行安全检查及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力量保障。6月20日晚上舞草龙表演期间,现场人流超过预期,海港路沿线挤满了围观人群,为了防止发生踩踏事件,公安、安保和志愿者们手拉手组成人墙,确保了演出的安全进行。
此外,海面上,为充分保障参赛队伍、海上演出人员的安全,应急救援队伍随时待命。南澳人民医院派驻了2组具有丰富经验的医护人员执行现场医疗保障任务,累计服务外伤人员7名、中暑观众1名。
据赛事组委会介绍,还有很多部门全程为海上龙舟赛保驾护航,环境卫生组全力保障赛场周边及会场内外卫生环境,每天安排固定环卫人员16人及适量机动人员,清晨5点起开始作业,累计清运各类垃圾共计2吨多;综合行政执法部门每天出动20人,分两个时间段进行巡查,维护好市容秩序;后勤保障组为活动现场安保、志愿者、义工等人员配送早餐约340份,妥善做好降暑物资供给、车辆运输保障等工作,正是每一个工作人员的辛勤付出,才让这场惊艳大湾区的最美龙舟赛圆满收官。
审读: 喻方华 蒋祝璇